复旦控烟研究中心报告称 应加强电子烟营销与展示监管
原标题:报告称:电子烟在微博营销势头猛烈 建议加强监管
记者:窦菲涛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22日发布的《电子烟营销及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有4.5%的青少年自报尝试使用过电子烟,青少年对电子烟的好奇与电子烟企业在线上线下的联动营销密切相关。研究团队对上海、广州、成都三地2405名青少年开展了关于电子烟的认知、态度及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在纳入分析的104个电子烟官方网站中,仅有43%的网站对用户的进入年龄进行了限制,但这样的限制并无任何具体的验证要求;76%没有任何健康警示声明;部分含有健康警示信息的网站还存在诸如“电子烟只是减害产品,对健康仍可能有害”这样的模糊信息,警示力度明显不够。
《报告》显示,除了网站,电子烟在微博的营销势头也非常猛烈。对于32个电子烟微博账号在2020年10月到2020年12月发布的871条微博分析发现,电子烟微博具有原创性和可视化特点。82%的配有图片或视频的帖子有电子烟产品信息或logo,却仅有5%的帖子含有健康警示;图片及视频画面构图突出展示电子烟的“可玩性”和“年轻化”;所包含的人物元素中,女性、青年人形象广泛存在;在营销策略方面主要围绕产品展开互动,超过62%的帖子采用参与话题的方式吸引用户进行互动。
在现场实体店的观察方面,通过集中对上海、成都、广州三地核心商圈的201家电子烟门店进行现场观察,发现所有线下门店均可以免费品吸,近30%的门店在观察时有顾客光顾,近四分之一的门店中有顾客正在品吸。在室内场所设置品吸点不仅是无烟环境的重大威胁,也是吸引和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策略。虽然线上已经禁售电子烟,但是被观察店铺中,有1/3的店铺提供闪送服务,近1/4的店铺摆放会员二维码,通过注册品牌会员的方式精准营销。
此外,电子烟店铺的健康警示并不完善,仅有29%的店铺有声明“吸烟有害健康”,25%的店铺有声明“尼古丁具有成瘾性”,而且这些声明多位于海报的最下方等不起眼处,警示力度较弱。所有门店都有电子烟相关的宣传材料,而且门店会根据宣传的主题选择大小不同的媒介,并普遍将面积最小的桌立的内容用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宣传。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在《报告》中建议,应禁止电子烟门店开设在学校以及青少年常去的场所附近,严格执法以确保青少年无法购买电子烟,并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电子烟危害教育。同时,应对电子烟网站的内容进行监管,禁止缺乏科学依据的信息,敦促电子烟网站设置有效的年龄进入限制和未成年人浏览屏障;特别是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中要加强面向青少年的、互动性强的参与式活动的监管;应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健康警示等信息标识的位置和大小作出明确规定,要禁止通过微商、闪送等形式向未成年人进行线上销售,特别要取消线下门店的室内品吸点。
相关文章
- Myst Lab喜雾推出草本雾化新品,CEO称雾化进入3.0时代
- 对话日康达:功效草本应做好温控、中药萃取和添加
- 德国七年来「首次」提高烟草制品税,电子雾化类产品价格受影响!
- 山东潍城区局“锚定四点”深度净化校园周边电子烟市场
- VEEX维刻科技收购34类商标“VEE”,推出健康草本雾化产品
- 陕西咸阳市局打假破网守护市场
- 再见,VEEX维刻;你好,VEE维刻
- 看ROCENSS罗臣氏如何打通雾化行业品牌的任督二脉
- 电子烟新规满月:本地零售店不敢进货,出口工厂收入暴涨5倍
- RUXY锐势草本无人售货机打入成都夜店
- 烟草专卖局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办证收费请莫信
- 电子烟产品商标标识需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指定企业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