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国家标准10月起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问:《电子烟》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50号),增加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提出“电子烟产品应当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因此,制定《电子烟》强制性标准是落实上述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电子烟监管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2022年4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了GB 41700-2022《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由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相关技术机构制定。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了电子烟、雾化物等相关术语、定义;二是对电子烟设计和原材料的选用等提出原则要求;三是对电子烟烟具、雾化物和释放物分别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并给出了配套的试验方法;四是对电子烟产品标志及说明书进行了规定。
问:《电子烟》国家标准技术内容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基于《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监管要求,并接轨国际监管趋势,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电子烟》国家标准提出了科学适用的技术内容,其突出特点体现在:第一,规定电子烟是“用于产生气溶胶供人抽吸等的电子传送系统”,将不含烟碱的电子烟纳入电子烟定义范围。第二,鉴于水果、食品、饮料等调味电子烟和无烟碱电子烟对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诱导未成年人吸食,标准明确规定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并明确要求“雾化物应含有烟碱”,即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第三,标准依据添加剂的使用原则,经过充分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实验验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明确列出允许使用的101种添加剂,纳入添加剂“白名单”。
问:《电子烟》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设置该实施日期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五条有关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提供。标准正式实施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考虑到《电子烟》国家标准发布后,电子烟生产企业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合规性设计,完成产品改造,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产品检测和技术评审等工作,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设定了5个月的实施过渡期。在实施过渡期期间,电子烟生产企业要开展标准的宣贯培训,深入了解标准技术内容,尽早实现产品达标。(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相关文章
- YOOZ柚子CEO蔡跃栋发表题为《电子雾化市场的第三视野:唯有共知,方享共存》的主题演讲
- SMOORE思摩尔雷桂林发表题为《雾化机理科学:从电子雾化到雾化万物》的主题演讲
- vvild小野联合创始人孔阳发表了题为《与趋势共舞|预见未来,拥抱合规 》的主题演讲
- MOTI魔笛CEO MG发表题为《生长GROW》的主题演讲
- RELX悦刻郭光东发表题为《电子烟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悦刻的探索》的主题演讲
- Myst Labs喜雾邢晨悦:未来烟油技术将走向何方?
- MOOSEE慕色渴望系列电子烟正式上市
- 新晋电子烟品牌MOOSEE慕色获数千万元融资
- 世界电子烟联盟在日内瓦巡街宣传电子烟戒烟案例
- 荆州市开出首张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罚单
- PMI菲莫国际优化管理结构加快向无烟未来转型发展
- MOTI魔笛“魔掌门APP”上线:4大维度破局,促进门店生意增长